
為什麼皂基洗面乳不好?
- DRX達特仕
- / 最新消息
- / 為什麼皂基洗面乳不好?
市面上許多洗面乳會標榜洗得很乾淨,其實其中不少是皂基洗面乳。對一般消費者來說,可能覺得洗後清爽、不油膩,但從皮膚科與專業保養的角度來看,皂基洗面乳往往對肌膚並不友善。
【什麼是皂基?】
傳統手工皂或一般皂基(Soap Base)是利用 脂肪酸與強鹼(例如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) 中和反應製成的清潔成分。
它的 pH 值通常偏鹼性(約 8–10),而健康皮膚的弱酸性屏障大約是 pH 4.5–6.5。這個差異,正是皂基不適合肌膚的根本原因。
【皂基洗面乳的問題】註1
1.破壞皮膚屏障
偏鹼性的環境會破壞皮膚的酸性保護膜,讓角質層中的油質流失,屏障功能下降。結果就是皮膚更容易乾燥、緊繃感與敏感。
2.過度清潔
皂基有強去油力,對油性或痘痘肌一開始可能覺得很乾淨,但長期下來會讓油脂分泌失衡,甚至造成反彈性出油。 註2
3.刺激性高
特別是對乾性肌、敏感肌或是正在做醫美術後修復的人,皂基的鹼性環境與脫脂力,容易引發刺痛、泛紅,甚至加重皮膚不適。註3
【為什麼還有人愛用皂基?】
1.強烈的清潔感
皂基洗面乳起泡力強、洗完乾爽,會讓人有洗得很乾淨的錯覺,特別是油性或痘痘肌,會覺得油膩馬上被帶走。
2.成本便宜、容易取得
皂基原料比氨基酸或其他溫和界面活性劑便宜許多,因此在市售洗面乳、肥皂裡很常見。
3.傳統與習慣
很多人從小到大習慣用肥皂或皂基產品,對泡泡多=洗乾淨有心理依賴。
【日本人為什麼愛用皂基?】註4
這就和 水質差異 有關:
●日本水質:軟水
軟水裡的鈣、鎂離子含量低,皂基清潔劑能發揮綿密泡沫效果,洗感細緻、不容易殘留肥皂垢,刺激感相對減輕。
●台灣水質:硬水
台灣中南部硬水含有較多鈣、鎂離子,遇到皂基會產生皂垢,不只泡泡少,還容易在皮膚表面殘留,造成粗糙、乾澀感,加重刺激性。
也因此,日本人雖然傳統上愛用皂基,但同樣也在近年大幅推廣弱酸性、氨基酸系洗面乳。
皂基洗面乳並不是不好或不能用,而是它的 鹼性與強去脂特性,對現代人普遍偏敏感、乾燥或正在接受醫美療程的膚況,容易造成額外負擔。雖然它帶來強烈的清潔感、價格低廉,也因為在軟水地區(如日本)使用體驗較佳而被廣泛接受,但在硬水地區(如台灣),皂基更容易產生皂垢、造成乾澀與刺激。
因此,如果追求 肌膚長期的穩定與健康,選擇 弱酸性、氨基酸系或非皂基的溫和清潔劑,才是更符合皮膚科專業建議的日常保養方式。
資料來源
註1 CLEANSERS AND THEIR ROLE IN VARIOUS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
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3088928
註2 Soap or alcohol-based products? The effect of hand hygiene on skin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COVID-19 pandemic
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111/jocd.15523
註3 Skin Cleansing without or with Compromise: Soaps and Syndets
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8954092/?utm_source=chatgpt.com#sec3-molecules-27-02010
註4 Improved effect of ultra-pure soft water on skin water content in older adults
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111/ggi.13200